本文將詳細分析G購物詐騙的手法、特徵以及防範建議,幫助大家識破這類騙局,避免成為受害者。如果你已經被詐騙了怎麽辦?請不要慌,聯係我賴:oi9886,親身經歷訴你如何追回被詐騙資金。
現今詐騙集團猖獗,別以為詐騙集團騙不到你!根據內政部統計,詐騙案件常見的三大類型,分別為網拍詐騙、投資詐騙、解除分期詐騙。其中受害者不乏教授、法官、醫師、教師等高知識分子,更何況是一般的普通民眾?有鑑於全民反詐騙的共同心聲,本篇除了整理常見的詐騙類型外,更要教大家如何利用5招防範詐騙的方法,讓你有效避免被詐騙的機會。
G購物已被165通報是:詐騙平台
投資者應立即避開!G購物是一個假投資(博弈)詐騙平台,持續收割投資人資金!眾多受害者因無法提領資金而血本無歸!該平台利用互聯網搭建虛假投資平台,以「高收益」「低風險」「穩賺不賠」等話術吸引投資人。然而,實際上根本無法出金,當被害人最後要提領獲利金額時,會以各種理由拖延,如需繳保證金、手續費、稅費、IP異常等繼續向被害者不斷的索要錢財!是一個徹徹底底的無底洞!如果正在遭遇詐騙,請加我賴:oi9886,或聯係本人谷歌邮箱:xuanxuan98961@gmail.com本人親身經歷教你如何追回被騙錢財。
如果想要知道是否遇到了詐騙,是否可以挽回被詐騙的資產,如何挽回被騙的財產,可以加入我,我將為您提供專項的應對措施,讓你不再深陷被騙的的困境,帶你挽回被騙資產,為您的財產安全保駕護航!按這裡咨詢賴?oi9886
不要相信任何網絡投資!
1、投資,請循合法管道;私人投資管道,絕對沒有保障。
2、聽見「保證獲利」、「穩賺不賠」、「低風險高回報」,絕對是詐騙。
3、不要下載來路不明的投資APP。
4、網銀帳密,不要提供陌生人。
5、遇到詐騙不要慌也不要急,咨詢專業人士得到幫助
6、詐騙手法曝光允許小額提款,當你投入大筆資金後,開始各種理由拒絕出金客服失聯、網站關閉,投資款全數蒸發!
詐騙分子先透過 Facebook、Instagram、賴等平台,以高顏值照片和精心包裝的形象冒充專業投資顧問或理財專家,主動與潛在受害者接觸,進而建立起初步信任。
群組洗腦:受害者加入投資群組後,群內所謂的「老師」和其他「學員」紛紛分享截圖,展示虛假的獲利數據,使人誤以為該投資項目真的穩賺不賠。
假帳面數據:在投資初期,系統會呈現由後台操控的偽造盈利,吸引投資者進一步追加資金。
限制出金:當投入資金達到一定規模後,受害者欲提現時,平台便會以「繳納稅款」、「帳戶審核費」等理由拒絕出金,讓錢無法到達投資者手中。
聯繫斷絕:當投資者開始發現異常,試圖聯絡客服詢問時,往往發現所有聯絡管道都已消失,群組也隨即解散,讓人無法追回任何資金。
本人親身經歷,我在 Facebook 上看到一則投資廣告後加入 LINE 群組,初期投資50萬元顯示賺了20萬元並成功出金,這使我放下戒心。然而,隨後我追加投資450萬元,卻被客服告知需額外繳交10%的保證金才能提現。當我再度催問時,群組早已解散,客服也無影無蹤,結果慘遭全數損失。
還有我的朋友王小姐多年來辛苦存下教育基金,原本希望通過投資增值,卻在 Instagram 認識一位自稱「投資老師」後被誘導投入100萬元。平台上顯示盈利高達300萬元,讓她心生希望。但當她申請提現時,卻被要求額外支付20%的稅款。王小姐在信任壓力下又匯出了60萬元,最終依然無法出金,導致本該用於孩子大學學費的血汗錢化為泡影。
詐騙團夥常用套路
1、成立假投資賴群組,誘使加入。
2、在假投資賴群組裏,設計熱烈對話來營造「投資成功」假象。
3、引誘下載假投資APP,索取並代管網銀帳號與密碼。
4、以小額獲利,慫恿加碼巨額資金,或抵押不動產再進場。
5. 假冒合法投資平台,設置虛假收益詐騙集團常模仿合法投資平台,展示偽造的收益數據,讓投資者誤以為自己在獲利。
然而,這些數據只是虛擬數字,並不代表真實回報。詐騙者經常聲稱「內部人士提供機密投資機會」,誘導投資者快速決策。他們透過私人邀請、限時優惠等方式製造緊迫感,讓受害者放下戒心。受害者發現無法提領資金時,詐騙集團會以「系統維護」、「審核中」等理由推遲提款,甚至要求受害者支付額外費用,最終導致資金完全無法取回。當受害者意圖報警或曝光時,詐騙者可能用法律手段恐嚇,讓受害者不敢揭發真相。詐騙集團可能透過電話、電子郵件推銷投資機會,聲稱是「官方認證」或「專業顧問推薦」,實際上只是吸引投資者進一步落入陷阱。
那我們該如何預防上當受騙?
1.確認投資平台是否獲得官方監管機構批准,可查詢官方金融監管機構的資料來驗證合法性。
2.任何聲稱「零風險高回報」的投資項目都應保持懷疑,因為高回報必然伴隨高風險。
3.切勿隨意提供銀行帳戶、身份證號碼等敏感資料,合法投資平台不會在電話或郵件中索取這些信息。
4. 發現提款困難立即停止投資如果發現無法正常提款,應立刻停止投資,並通報相關機構,以免損失擴大。
以上是本人結合自身經歷的總結,希望對你有幫助。如果你已經遭遇詐騙,請聯係我的賴:oi9886 我將教你如何追回被詐騙的錢。
完成刷單後發現被騙
講述人:張欣(化名),70歲+,退休人員
已幫助人· 響應時間平均5分鐘內
(二)警方提示:網上購物、購機票應採取第三方支付方式,不要直接匯錢或者轉賬給商家,防止被騙;尋找兼職工作,一定要通過有信譽的專業兼職網站,並對兼職信息加以甄別,萬不可被“超高時薪”、“躺著也賺錢”之類有噱頭的廣告詞蒙蔽雙眼。同時也要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,不要隨意在網站上填寫姓名、手機號、QQ號以及關聯到淘寶、支付寶網銀的郵箱用戶名信息。對自己的銀行網銀賬戶要多加關注,最好通過銀行開通短信提醒的功能,以確保自己能第一時間掌握網銀的消費支出信息。
案例四:劇本“變臉” 的十萬元血虧
為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,北京金融監管局提示消費者要核實身份,通過保險公司官方客服、櫃面核驗對方工號、服務區域等信息;二是識別異常話術,警惕“保單升級”“保本高收益”“全額退保” 等表述,通過官方渠道核實業務真實性,區分保險與理財、儲蓄產品;三是謹慎退保,需退保時通過官方渠道辦理,勿信非官方“快速退保” 服務。
2021年12月,胡某某等4人分別因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、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被法院判刑。張女士的損失被追回了32萬元。
套路四:巧立名目騙取錢財。以激活賬戶為藉口,收取“制卡費”“手續費”“保證金”等,騙取錢財。
萬萬沒想到,膽大妄為的“趙警官”在銀行工作人員、警察面前,甚至在派出所都在毫無顧忌地指揮我,我當時認為大家不了解情況,“趙警官”是在辦中央都重視的大案,所以“趙警官”不懼怕地方警察。
次播放
被騙掃碼轉款1萬
公安經偵部門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積極採取打擊和防範相結合的工作思路,全力遏制影視投資類騙局蔓延。一是進一步強化案件偵辦。繼續做好存量案件的偵辦工作,不斷完善案件證據,確保案件順利移送起訴。同時,繼續推進相關案件深挖串並、攻堅突破,落實常態化預警、管控;二是進一步加強執法協作。加強與檢法機關和行政監管部門的協同配合,加大追贓力度,健全案件雙向移送制度,並根據相關法律法規,就影視投資類案件的定性及法律適用等問題,進一步達成共識,提高執法辦案效果;三是進一步加大警示宣傳力度。聯合行業主管部門及宣傳部門通過主流媒體、新媒體,以公益宣傳片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宣傳,提升廣大群眾防騙意識和辨識能力。
正在刷手機,突然彈出一條不明鏈接,點不點?在咖啡館、快餐店,有免費的公共Wi-Fi,連還是不連?別小瞧這些日常中的“小選擇”,背後直指一個核心問題:個人信息保護的嚴重性、危害性以及重要性。因此,數字化時代每個人都需要具備“網絡安全思維”。 2025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於9月15日至21日舉辦,活動的核心目標之一,便是重點提醒公眾警惕當前數字生活中潛藏的各類安全隱患。